本次征文比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,通过"以文育人"的方式,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弘扬诚信精神,培育感恩意识。活动自开展以来,得到了全院师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。参赛作品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,既有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深刻理解,也有对诚信感恩的生动诠释,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。
此刻,让我们一同走进“诚信校园行”优秀作品中,去感受文字里的诚之韵、信之美!
李梦琪 24级学前教育3班(两年制)
作品名称:《诚实感恩,向阳而生》
指导老师:苏彦
节选片段:
我出生于一个平凡却充满温情的家庭,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,他们没有接受过教育,文化水平不高,一辈子都在田地里辛勤劳作。虽然家境清贫,但父母用最朴实的言行在我心田播下了诚信的种子。“做人要像地里的庄稼一样实诚”,这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;而母亲总说:“答应别人的事,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做到”。
记得那个暴雨如注的午后,我正要去给同学辅导英语。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噼啪作响,屋檐下的水帘模糊了远处的景物。弟弟拉着我的衣角说:“姐,雨这么大,别去了吧。”但我的眼前浮现出同学期待的眼神,耳边回响着父母的教诲。最终,我撑着那把陈破旧的雨伞,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雨幕。当浑身湿透的我出现在同学家门口时,她惊讶的神情里闪烁着泪光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:诚信不是挂在嘴边的漂亮话,而是风雨无阻的坚守,是浸透在骨子里的品格。这把破旧的雨伞,就这样撑起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课。
郑秦晓 24级学前教育(五年一贯制)02班
作品名称:《不忘初心 心怀感恩》
指导老师:南英慧怡
节选片段:
俗话说“人无信不立,言必行,行必果”,我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,取信于人的终极秘诀就是要靠真诚。诚心结交的朋友,其友谊会像常青树一样长久不衰。个人是如此,校园亦如此,社会更是如此。
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连而不妖”的周敦颐告诉我们要洁身自好,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与困境,都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,做一个品行高洁之人;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的曾子教育我们,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,更是立身处世的根本。诚信,恰似一湾清泉,又如缕缕阳光,让心灵焕发勃然生机。
纪素婷 24级学前教育6班(两年制)
作品名称:《资助暖学路,诚恩伴我行》
指导老师:赵雯娅
节选片段:
“守诚信之本,怀感恩之心”,这应是根植于每一位学子灵魂深处的座右铭。沐浴着国家资助政策的暖阳,浸润着学院"润物细无声"的培育,我们更当矢志不渝地坚守诚信品格,时刻满怀感恩情怀,将诚信与感恩切实转化为点滴行动,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投身国家建设,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;用优异的成绩回馈学校栽培,以谦逊的态度感恩师长的教诲。
国家资助不仅是经济支持,更是精神火种的传递。它教会我们:真正的成长,是让受助的温暖在手心传递时不降温,让诚信的旗帜在风雨中飘扬时不褪色。在诚信与感恩的双重指引下,我们犹如扬起梦想的坚实风帆,乘风破浪,朝着成功的彼岸奋勇前行!